menu

Parenting

親子教育

文/資深教務師訓講師Gloria Tan

小一新生的前幾周,這些事很正常…

時光飛逝,想當年還在您懷中的小嬰兒,如今要進小學了。很多小一新生的父母一時無法適應小孩羽翼漸豐、愈來愈想要獨立的事實。開學的第一周,哥大接到了許多的電話:「老師,天氣很熱,他從學校走到哥大會流很多汗,可不可以幫他擦擦汗?」「老師,教室開冷氣,可不可以叫他穿外套?」 「老師,可不可以提醒小孩要喝水和上廁所?」

親愛的小一新生父母們,哥大瞭解您的擔憂,因為我們對小一生非常有經驗,在開學期間所有哥大分校的行政與老師都會教導孩子如何照顧自己和保管個人物品。     

非常誠懇地邀請您和哥大一起,陪伴孩子邁步向前,但又不過度干預。因為我們相信孩子可以學會好好照顧自己、進而愈來愈獨立。   

請您不要在開學的第一周打電話或本人到校交代任何有關生活自理方面的事,因為小一是同儕學習的好時機,請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在暫離父母的情況下,學習自我照顧,在新環境中與新老師及新朋友互動。

六歲是孩子養成責任感的關鍵期,幼兒在五歲前仍是自我中心,以滿足自我的需求為主,五歲之後社會性開始發展,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除了自己,孩子已意識到他人的存在,開始有是非善惡以及自我負責的觀念。如果父母於此時給予明確的教養原則,孩子會發展『自我負責』的觀念與態度。

「流汗後把汗擦乾」、「渴了該喝水」、「感覺冷了要加衣服」、「有尿意時該去上廁所」等等屬於『生活自理』的事情正是幫助孩子學好『管理自己』進而『為自己負責』的重要內涵。『為自己負責』才是讓孩子一生受用的基本能力。

建議父母可以在孩子要進小學之前跟他聊聊小學生活和幼稚園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他會有自己的書包、水壺、鉛筆盒等;跟他討論一天該做的事有哪些,大概需要多少時間,他可以怎麼做才能完成;然後讓他自己處理他的生活。當他回家時,跟他分享一天中發生的事,哪些是他做得很好的,哪些他忘記或忽略的,接下來可以怎麼改進。一個星期之後,他會發現自己進步很多,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運用時間,自信心也會隨之而增強。

一開始,他也許落東落西,請再多一點耐心,讓他練習自己照顧自己。他會知道冷的時候要告訴老師,下課時要去上廁所和喝水。也會愈來愈記住,哪些東西是我的,我要自己照顧和管理。這樣的過程,不但幫助孩子成長,更讓孩子懂得怎樣規劃自己的生活。

《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建議父母:「關於自己需要什麼,孩子應該逐漸做更多決定,並自己承擔後果。」請不要小看生活中的小事,孩子們就是從小事中累積出自信、耐挫力、人際關係、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等等重要的基礎能力。

並不需要太久,大約一個月後,您就可以看見您的孩子,因為您的信任,愈來愈井井有條、像一個突然長大了好多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