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生活模式往往以消費為基礎在進行著。家長們一不小心就會幫孩子們安排過多的活動,遠超過他們所能消化的。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是這樣的媽媽,如今卻懊悔不已。現在的我會經常提醒自己再多檢視一遍孩子們的行程,是否要刪去哪些課程。換言之,我會先排出生活的優先順序,哪些活動是最重要、不可或缺的,然後幫助我的孩子專精在這些項目上;而不是報名一堆課程,卻都淺嘗則止。
我們到底為了什麼,才會幫孩子們安排這麼多的課程?我小時候學的東西少多了:只有一種運動-游泳 (因為那是一種求生技能)、中文(以免忘記自己的母語)、鋼琴 (這樣我才會懂得欣賞音樂),僅此三樣。所以我有很多時間跟鄰居小孩玩。星期六、日我跟家人在一起,做家事或閱讀。
首先,我們是人類史上最高齡並且教育程度最高的父母(以前的人可能不到廿歲、最多廿出頭就已為人父母)。因此,我們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求學經驗套用在孩子身上。再加上媒體的刺激,關於親子教養的書籍、雜誌和網站充滿在生活之中,更使得家長們無所適從。今天我們面對舖天蓋地的親子教育資訊,絕大多數當然都是立意良善而且有益的。但是,太多的建議也使我們更加自我懷疑、反而衍生出更多的問題,使我們焦慮不已,因為專家們都說照著他們的意見才是對的。
於是我們就這麼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過度干涉的父母。就算我們原本也不想這樣,但是沒有幫孩子報名很多活動或課程,就是令人倍感壓力。
事實上早在孩子還沒出生前,我們就不知不覺地過度了。拜先進科技所賜,遠在八十和九十年代,我們就開始把胚胎當成真正的嬰兒。在那之前的懷孕婦女直到孕期最後幾周,甚至最後一天,才會把腹中胎兒看作是真正的「嬰兒」。反觀今天的準媽媽們,照超音波是她們例行產檢項目之一,當她們看見胎兒吸吮拇指、踢著小小的腿的那一刻,立即跟腹中胎兒緊緊連繫,大大提前了開始當父母的時程。
毫無疑問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開始上學,我們更變本加厲的重視他們的學習和成就。親子關係中那些自由自在和安靜的時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身為父母,我們當然對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但更應該要提醒自己,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心和自我認同的孩子,比學習的成績更為重要。要讓孩子們了解,我們愛他們、信任他們,這樣,他們遲早會走出自己的路。我們為孩子所作的每一個安排都必須清楚地傳達出一個訊息,那就是我們鼓勵他們擁有一段自己的時間,讓他們去思考,去豐富自己的內在生命、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每天都要有一段零行程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揮灑,寫出獨一無二的故事。這需要父母慢下來、有耐心地刻意設計,這段留白的時間還必需要足夠,但重點只有一個,非常簡單:好好跟自己相處,甚麼都不必做。
刻意營造零行程的時間,人人都需要有這種時間。從既定行程中刪除百分之5-10的活動。單單如此,就能讓您更清醒和放鬆,單純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刻意安排任何活動。想做甚麼就做甚麼,玩桌遊、騎腳踏車、畫畫、散步、野餐或看電影都可以。因為這麼做表示您看重與孩子共處的時光,把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列為最優先,這會幫助他們的人格發展得更好。
在一起的最大樂趣不在於結果,而是在一起。您的孩子會非常清楚地知道您喜歡跟他們在一起,不是因為他們有好的表現、或是得到好成績,單單只是因為您喜歡他。這點大大增強了孩子的自我認同,也是您能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因為他們發自內心深處地瞭解到不需要用表現或成績來換取父母對他的愛或珍惜。
在報名任何課程之前務必花點時間,審慎評估。有些家庭在這方面有嚴格的限定,例如每個孩子,一次只能學一種運動;有些家庭則會視個別狀況不同而增減。一味地為孩子安排所謂豐富的行程,到頭來只會讓整個家庭都因此付上代價。除了價錢外,還要考慮到孩子與家長本身要為這個課程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是否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援、整個家庭將會面臨甚麼樣的壓力、是否會增加課程以外的支出等等因素。衡量過這些,再來探討報名這個課程所獲得的益處是否值得這些付出。
專家們應該要幫助人們減輕壓力,而不是在我們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的生活中,再加添不必要的壓力。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新理論出現,舉凡科學、健康、營養和教育等等無所不包。幾年前有專家呼籲我們要在孩子的飲食中減少脂肪,不久又有專家說,這樣反而會對孩子有害。兩年後出現的研究報告顯示,其實限制小孩的脂肪攝取量並沒有壞處,接著又有報告顯示巧克力可能是健康的食物。天曉得哪一種說法才是對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平衡和良好的判斷力就是最佳的選擇標準。
您的家庭生活應該由您自己來創造,必須在您與孩子、與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保持靈活和平衡。按照您自己的方式來規劃,因為一生只有這麼一次。時間過得很快,很可能要等到您的小孩為人父母時,您才能再度享有規劃家庭生活的機會。請好好掌握,享受這個過程,雖然有時候您也無法百分百確定該怎麼做。但正因為您想要好好規劃,才會遇到困難。
家人之間良好的關係比學甚麼都重要。孩子跟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他們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朋友、學業、工作要忙,之後還會建立自己的家庭。好好享受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吧,不要塞滿各種學習活動,徒增家庭生活中無謂的摩擦或怨言。家庭時間的重要性不下於教育、運動、社交活動及各種外在的學習。假如您的家庭成員各個都忙得沒時間聚在一起,那麼真的有必要好好做一番調整了。
我們活在一個市場導向的社會中,每個人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地在從事某種銷售行為。所以一定要有買方意識,常常問自己,這個產品或服務是否能豐富您的生活。還是會讓您分心、姑息了您的孩子、或是增加未來的麻煩?
太重要了。您在孩子面前怎麼生活,比您天天耳提面命,告訴他們該怎樣過他們的人生重要太多。品格會跟隨他們一生之久。活出您認為重要的價值觀,因為孩子會在他們長大過程中效法您的樣式,並且據此來面對世界。
散步、遊戲、坐著聊天或閱讀。身為父母的您不帶著任何特定目的,單單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這讓孩子們了解您看重他們、勝過世上的一切。比甚麼都更能有效地增強他們的自尊。家人一起的閒散時間極其美好。
沒有人隨時得站在舞台上,我們本來就不應該按照孩子各方面的表現來評斷他們-這對孩子和對我們而言都是太大的壓力。按理來說,孩子們本來就不夠成熟,我們本來就不應該用大人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的表現。父母必須扛得住來自教練及媒體的壓力,因為他們總是說應當要從小就督促孩子達到完美。
人生短短幾十年,應該要好好享受的,就算不是每時每刻,也應當有著享受的時候。親密關係更應該是快樂的來源之一,親子關係不應當總是充滿著壓力和緊張。如果我們跟自己的孩子、家人、朋友,甚至是跟自己都找不出甚麼樂趣,那我們真的有必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多花時間和自己與家人相處。我們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親子和各種關係中感到快樂和滿足,他們將來也會有這樣美好的人生。
童年並不需要無休止的練習和被督促。孩子們的生活中應該要有樂趣、開心或不開心和自由的時間,讓他們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很多大人幫孩子安排了所謂「好玩」的活動,其實一點也不好玩,因為到最後,都是要推他們出去表演,反而令他們緊張、壓力很大。別忘了,孩子們享受和您在一起的記憶將會永遠伴隨著他們。這點在情緒上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的記憶將成為他們成年後正面情緒的支柱。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太無聊,所以幫他們排滿活動。其實恰恰相反,留白的時間才能讓孩子創造出自己的樂趣,這對所有的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技巧。這會鼓勵孩子們創造、想像、看見別人所看不到的新的可能性。也會讓孩子發揮創意,營造出讓自己開心的時間。此外,也有機會讓孩子練習不被電腦或科技產品引誘的自我控制力。
不要盡信專家說您該怎麼教養您的孩子。這是您的家庭,您才是專家。您是您的孩子最棒的父母,正如最早提出這樣的見解,並且對此最佳詮釋的小兒科醫師班傑明‧斯波克 (Benjamin Spock)所說的,「相信您自己。您所知道的比您所想的和所做的多更多。」
過度干涉和為孩子安排行程讓我們失焦,看不清楚甚麼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我們要盡量簡化自己與孩子的行程。少即是多,因為少才能聚焦。審慎選擇、讓孩子真正深入地學習,而不是略懂皮毛。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學會好好練習直到發展出興趣,學到付出努力、紀律,以及專注來學到某種技巧。僅僅蜻蜓點水,就無法獲得某種知識的深度,也無法經歷有效學習的過程。
世界上沒有單一最佳的親子教育方式,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必須找到自己的方式,一個對您的家庭最有價值、最優先、最強、最符合孩子興趣的方式。用您自己的方式來養育您的兒女,為了找到這個獨特的方式,您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找出您自己的生活價值、您的信念和價值觀。先別急著往前衝;靜下來,好好自我審視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