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Parenting

親子教育

節錄自Ms. Lam的演講

教育如何在孩子身上發揮作用

教育的真正目的:培養未來的人

Ms. Lam 強調,家長常關心孩子生活的細節如吃飯、情緒等,但蒙特梭利教育看得更長遠──目標是幫助孩子成為健全、有用的世界公民。孩子的每一個學習過程都應為他的「未來」打下基礎。

五種成功者的人格特質與孩子的潛力

  • 能連結看似無關的事物。
  • 喜歡提問。
  • 樂於探索。
  • 具有預設與預測未來的能力。
  • 擁有強烈的同理心。

七大生存智慧 

  • 記憶力與應變應用能力: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讓孩子親自操作、實作,將知識點轉化為應變與變通的能力。
  • 自律:自律非天生,而是透過延遲滿足來培養。家長需有原則,懂得說「不」,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力。
  • 創造力:創造力來自於舊經驗的累積與新經驗的連結。實作的經驗愈豐富,創造力愈高。要讓孩子常常動手作,並在重覆工作中體會深刻的內涵,才能瞭解自己,產生自信心。
  • 探索慾:孩子天生愛探索,不應因為怕失敗而退縮。敢於嘗試,是創造力的基礎。
  • 溝通能力:真正的語言能力來自內在理解與生活經驗的沉澱,而非表面式的應答或學習多國語言。
  • 解碼能力:孩子很能讀懂大人的情緒與表情。家長應自然表達情緒,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與調節自我情緒。
  • 預設能力:預設能力是一種心智能力,孩子從小便會預設別人的反應。說謊往往只是預設能力的展現之一,應以理解與引導代替責罵。

我們學習是為了生存

Ms. Lam 最後指出:「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而生存,我們學習是因為我們要生存(We do not survive so that wecan learn, we learn so that we can survive.)。」教育要從孩子的本能出發,培養出能獨立思考、自我建構、有創造力與同理心的世界公民。家長與老師的角色,是引導與支持,而非取代孩子的學習過程